蠶絲被檢測
1對1客服專屬服務,免費制定檢測方案,15分鐘極速響應
發布時間:2025-10-28 09:07:25 更新時間:2025-10-27 09:13:28
點擊:2269
作者: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
 
1對1客服專屬服務,免費制定檢測方案,15分鐘極速響應
發布時間:2025-10-28 09:07:25 更新時間:2025-10-27 09:13:28
點擊:2269
作者: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
 
蠶絲被因其輕盈、透氣、親膚等卓越特性而備受青睞,但高昂的成本也導致了市場上以次充好、假冒偽劣的現象頻發。蠶絲被檢測是一套通過感官、物理和化學方法,系統化鑒定其填充物成分、品質等級、工藝質量及安全衛生的科學體系。核心目標是打擊假冒偽劣、規范市場秩序、保護消費者權益,并引導行業向高品質發展。本文將詳細闡述蠶絲被檢測的關鍵指標、主流技術、標準規范及消費指南。
鑒別原料真偽: 這是最根本的檢測。防止用價格低廉的化學纖維(如聚酯纖維)、人造絲、棉紗等冒充純蠶絲。
區分蠶絲種類與等級: 蠶絲有桑蠶絲(長絲)、柞蠶絲、短絲(絹紡絲、蛹襯絲)之分,其價值和舒適度差異巨大。檢測需明確區分,防止用次等絲冒充優等桑蠶絲長絲。
評估工藝優劣: 檢測絎縫工藝、胎套質量等,判斷其是否容易板結、鉆絲,影響使用壽命和體驗。
保障安全衛生: 檢測pH值、甲醛含量、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安全指標,確保產品對人體無害。
維護市場公平: 為監管提供依據,讓“純桑蠶絲長絲被”的價值得到真正體現,懲罰欺詐行為。
根據國家標準GB/T 24252-2019《蠶絲被》,主要檢測指標包括:
1. 填充物成分分析(核心中的核心)
含油率: 蠶絲本身含有少量絲膠和油脂,含量過高可能是后期添加了柔軟劑等化學物質,影響品質。
回潮率: 反映蠶絲的吸濕性,是計價和評價其舒適性的重要指標。
成分含量: 明確標注純蠶絲被(100%蠶絲)或混合蠶絲被(蠶絲含量≥50%),并準確測定其他纖維的含量。
2. 蠶絲種類與品質鑒定
絲綿長度: 這是劃分等級的關鍵。
長絲綿: 以整只蠶繭為原料,拉伸而成的連綿不斷的絲綿。色澤潔白、光澤好、韌性佳、不易板結,是最高級的蠶絲。
中長絲綿: 長度介于長絲和短絲之間。
短絲綿: 由下腳料、繭衣等加工而成,長度短,易板結,保暖性和耐用性較差。
外觀品質: 包括色澤、均勻程度、含雜情況(如蛹襯、繭塊等)。
3. 工藝與安全指標
胎套纖維含量: 檢測被套的面料成分,如純棉、滌棉等。
工藝質量: 檢查絎縫是否均勻、無漏針,定位間距是否合理(防止絲胎移動)。
安全性能:
pH值: 蠶絲為天然蛋白質纖維,pH值應呈弱酸性或中性,過于偏酸或偏堿都會刺激皮膚。
甲醛含量:
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:
異味: 不應有霉味、汽油味、魚腥味等令人不悅的氣味。
蠶絲被檢測通常采用從簡到繁、相互印證的方法。
1. 感官檢驗法(初步、快速)
看: 優質桑蠶絲長絲應為乳白色或略黃,有珍珠般光澤,絲纖維很長,均勻有序。柞蠶絲顏色更黃,光澤較暗。化纖絲則白得刺眼,光澤不自然。
摸: 桑蠶絲觸感細膩、柔軟、滑爽,有彈性。抓一把能感受到其蓬松和粘手感(因為其蛋白質特性)。化纖絲則滑膩,無粘手感。
聞: 純蠶絲有淡淡的動物蛋白質氣味(類似頭發燒焦的味道,但很淡)。若有濃烈化學味或霉味,則品質不佳。
燒(破壞性測試,慎用!): 取少量填充物點燃。
真蠶絲: 燃燒慢,離火即熄。有燒頭發或羽毛的臭味。燃燒后形成黑色、松脆的小球,一捏即碎。
化纖: 燃燒迅速,火焰旺盛。有塑料或紙燃燒味。燃燒后形成硬質的黑色結塊,不易捏碎。
2. 化學溶解法(實驗室常用)
原理: 利用不同纖維在特定化學溶劑中溶解性的差異進行鑒別。
方法: 最經典的是用次氯酸鈉溶液(84消毒液)。蠶絲(蛋白質纖維)在次氯酸鈉中會迅速溶解,而棉、粘膠(纖維素纖維)和聚酯纖維(化學纖維)則不溶解。通過計算溶解前后的重量差,可以精確計算出蠶絲的含量。
3. 顯微鏡觀察法(權威、直觀)
原理: 不同纖維的縱向形態和橫截面形態具有唯一性。
方法: 在生物顯微鏡下觀察:
桑蠶絲: 縱向平直光滑,有明顯的光澤。橫截面呈不規則三角形。
柞蠶絲: 縱向有細微的條紋,粗細不均。橫截面也呈三角形,但更扁長。
棉纖維: 縱向呈扁平帶狀,有天然扭曲。橫截面呈腰圓形。
聚酯纖維: 縱向光滑,粗細均勻。橫截面多為圓形。
此方法是鑒別蠶絲種類和混紡成分的“金標準”之一。
4. 現代儀器分析法
近紅外光譜法: 快速、無損,可用于對纖維成分進行快速篩查和定量分析,但需要建立龐大的標準樣品數據庫。
DNA檢測技術(前沿技術): 通過檢測蠶絲中殘留的DNA,可以精準鑒定其物種來源(如桑蠶絲還是柞蠶絲),是打擊“掛羊頭賣狗肉”的終極武器,但目前成本較高。
核心標準:
GB/T 24252-2019 《蠶絲被》: 現行的產品標準,明確規定了各項質量指標和標簽要求。
GB 18401-2010 《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》: 強制性的安全標準,規定了pH值、甲醛、色牢度、異味等安全指標。
給消費者的建議:
看標簽: 優先選擇標注 “100%桑蠶絲(長絲)” 的產品。注意是“長絲”而非含糊的“天然蠶絲”或“優質蠶絲”。
查檢測口: 正規蠶絲被會留有較大的檢測口,方便消費者查看內部填充物。可以伸手進去掏出一部分絲綿進行感官檢驗。
索要報告: 購買高價蠶絲被時,可向商家索要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。
理性看待價格: 優質桑蠶絲長絲被成本高昂,遠低于市場平均價的“蠶絲被”基本可以斷定是假冒偽劣產品。
 
                證書編號:241520345370
 
                證書編號:CNAS L22006
 
                證書編號:ISO9001-2024001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 

版權所有: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京ICP備15067471號-33免責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