藥品檢測要去哪里
1對1客服專屬服務,免費制定檢測方案,15分鐘極速響應
發布時間:2025-09-06 15:24:50 更新時間:2025-09-05 15:30:39
點擊:8455
作者: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
1對1客服專屬服務,免費制定檢測方案,15分鐘極速響應
發布時間:2025-09-06 15:24:50 更新時間:2025-09-05 15:30:39
點擊:8455
作者: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檢測中心
藥品檢測是一門運用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學乃至微生物學的理論與方法,對藥品(包括原料藥、輔料、中間體及制劑)的真偽、純度、含量、安全性及有效性進行全面分析與評價的科學技術。它是確保藥品質量、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有效的核心環節和剛性防線,貫穿于藥品的研發、生產、流通、使用及監管的全生命周期。
保障用藥安全: 檢測并控制藥品中的雜質、毒素、殘留溶劑、重金屬及微生物污染,防止其對患者造成傷害,如過敏、中毒或繼發感染。
確保療效可靠: 通過精確測定活性成分的含量和均勻度,確保每一片、每一瓶藥都能達到預期的治療劑量,發揮應有的療效。
驗證藥品真偽: 打擊假冒偽劣藥品,維護市場秩序,保護患者免受假藥之害。
符合法規要求: 所有上市藥品必須經過嚴格檢測并符合國家藥典(如《中國藥典》)及藥品監管機構(如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)設定的強制性標準。
推動技術進步: 驅動制藥企業不斷改進生產工藝、提升質量控制水平。
藥品檢測項目繁多,可根據檢測目的分為以下幾大類別:
這類檢測主要評估藥品的物理和化學性質。
鑒別試驗: 確認藥品的真實身份,即“是不是”它宣稱的那種藥。
化學法: 利用特征性的顏色反應、沉淀反應等。
光譜法: 如紅外光譜(IR) 比對,就像檢測分子的“指紋”;紫外-可見分光光度法(UV-Vis)。
色譜法: 如高效液相色譜(HPLC) 或氣相色譜(GC) 比對主峰的保留時間。
性狀: 包括外觀(色澤、形態)、嗅味、溶解度、物理常數(熔點、沸點、旋光度、折光率等)。
檢查項目:
純度與有關物質: 這是檢測的重中之重。使用HPLC或GC等高靈敏度方法,分離并定量檢測原料藥及制劑中的雜質,包括工藝雜質、降解產物、異構體等。雜質含量必須嚴格控制在遺傳毒性雜質閾值或一般雜質限度以下。
含量均勻度/溶出度: 對于片劑、膠囊等固體制劑,檢查每片/粒藥物含量是否一致(含量均勻度),以及藥物在規定時間內從制劑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(溶出度),直接影響藥效。
重量差異/裝量差異: 檢查片與片之間、瓶與瓶之間的重量或裝量是否在允許誤差范圍內。
水分測定: 水分含量過高可能導致藥品降解變質,常用卡爾·費休法測定。
殘留溶劑: 使用GC檢測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有機溶劑(如甲醇、甲苯)是否被有效去除,其殘留量必須符合規定。
熾灼殘渣: 考察藥品中無機雜質的含量。
重金屬與有害元素: 使用原子吸收光譜(AAS) 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(ICP-MS) 檢測鉛、砷、汞、鎘等有毒元素的含量。
這類檢測關注藥品的生物活性及無菌、潔凈程度。
微生物限度檢查: 對于非無菌制劑,需檢查每克或每毫升藥品中含有的需氧菌總數、霉菌和酵母菌總數,并控制菌(如大腸埃希菌、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)不得檢出。
無菌檢查: 對于注射劑、植入劑等無菌藥品,必須通過培養法或膜過濾法證明產品中沒有任何活的微生物存在。
細菌內毒素檢查: 又稱熱原檢查,特別是對于注射劑,使用鱟試劑法檢測由革蘭氏陰性菌產生的內毒素,其含量必須低于規定限值,否則會引起患者發熱甚至休克。
生物效價測定: 對于抗生素、激素、疫苗等無法用理化方法表示其含量的藥品,需要通過生物檢定法,利用其對生物體(如微生物、細胞、動物)產生的特定生物學效應來確定其有效活性。
這類檢測通常在臨床前研究階段進行,是藥品上市的前提。
異常毒性檢查: 一種非特異性的安全性檢查,規定劑量下的藥品不應使實驗動物出現異常或死亡。
過敏試驗: 檢查藥品是否可能引起過敏反應。
刺激性試驗: 考察藥品對局部組織(如血管、肌肉、皮膚)的刺激性。
現代藥品檢測高度依賴精密的分析儀器:
色譜技術: 高效液相色譜(HPLC/UHPLC) 和氣相色譜(GC) 是分離和分析復雜混合物的主力,用于含量測定、有關物質檢查、殘留溶劑分析等。
光譜技術: 紫外-可見分光光度法(UV-Vis)、紅外光譜(IR)、原子吸收光譜(AAS)、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(ICP-MS) 用于元素和結構分析。
質譜技術: 常與色譜聯用(如LC-MS, GC-MS),提供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的定性、定量分析,是研究雜質譜、代謝產物的強大工具。
電泳技術: 如毛細管電泳(CE),用于蛋白質、多肽等生物大分子的分析。
PCR與基因測序: 用于生物制品的鑒別和安全性控制(如病毒載體疫苗)。
標準依據: 所有檢測必須嚴格遵循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 (ChP)以及其他國家或國際藥典(如USP、EP、JP)和藥品質量標準的規定。
基本流程: 取樣 → 樣品前處理 → 儀器分析 → 數據處理與結果計算 → 出具報告 → 結果判斷。整個過程必須在良好的實驗室規范(GLP) 和質量管理體系下進行,確保數據的準確性、可靠性和可追溯性。
藥品檢測是一門嚴謹而復雜的科學,是藥學、化學、生物學和分析技術的高度融合。它像一張無形的安全網,通過無數個精確的數據點,將不合格的藥品拒之門外,確保流入市場的每一粒藥都安全、有效、質量可控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藥品檢測技術正向著更高靈敏度、更高通量、更智能化的方向發展,持續為全球公眾的健康保駕護航。
證書編號:241520345370
證書編號:CNAS L22006
證書編號:ISO9001-2024001
版權所有:北京中科光析科學技術研究所京ICP備15067471號-33免責聲明